通过距离调节情绪

  • 心理距离
  • 认知重评
  • 情绪调节
  • fMRI
  • 元分析

posted on 19 Feb 2019 under category note

前段时间偶然间看到了一篇新出来的文献综述(是真的新,当时看到的时候还只是手稿),主要内容是综述了心理距离调节情绪的最新研究,涉及到术语修正、模型建构以及元分析。当时被文章的规模以及作者精巧的文笔所震撼,拜读了整整一个星期,后来觉得仅仅是拜读还不能平息我内心的波澜,这么好的文章应该分享,让很多人能读到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啊,因此就下定决心写了这篇笔记。心理距离这种策略不管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实验室的研究当中都被广泛应用,例如我们常说“时间能抚平一切内外伤痛”就是用到其中的时间距离调节策略,在实验室中,我们经常用到的认知重评方法有很大一部分都属于心理距离的范畴。下面请各位细心品读~

paper_title

1.Introduction

前言的第一段是大牛们写作的一贯作风,先大肆吹嘘主题的重要性。作者先谈情绪调节对身心健康与心理疾病的重要性,接着指出distancing是其中非常具有“前途”的一种调节策略。第二段重点谈distancing与reinterpretation两种策略之间的区别:distancing 和reinterpretation 是reappraisal的两种主要策略,reinterpretation着重于转变刺激的内容或含义,而distancing着重于转变看待刺激的角度。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actics is that reinterpretation is more focused on transforming the content or meaning of stimulus, while distancing is more focused on transforming the viewpoint from which the stimulus is considered. 第三段谈distancing与reinterpretation两种策略的上位概念reappraisal相对于其它传统的情绪调节策略所具有的独特的优势,这种优势使得reappraisal可以应用于不同的情境中。第四段主要谈distancing相较于reinterpretation所具有的优势:长期训练可以显著改善distancing的能力,但不能提升reinterpretation的能力,并且distancing 消耗的认知资源更少。

1.1. Obstacles in ditancing research

前人研究将distancing的概念与reappraisal的概念混为一团,没有严格区分两者的上下位之间的关系,因此导致了以往的很多实验研究对distancing的测量不一致的情况,由此造成了一些研究出现了不一致的结论。

1.2. Goal of this article

为了解决上文提到的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本文追求以下三大目标:其一,基于心理距离的解释水平理论(construal-leval theory),对距离的下位概念进行分类学的整理,并将其放置于更为广阔的情绪调节模型中;其二,运用分类学整理的结果重新对之前有效研究distancing的文献进行综述;其三,对前人关于distancing的fMRI研究进行定量的元分析,并初步提出了distancing的认知神经模型。

2. Defining distancing within emotion regulation

在这一部分,作者使用了心理距离的认知理论对distancing进行了详细定义。接着,作者将distancing放在广阔的情绪调节背景下进行讨论,并且为实验研究者们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操作性定义。

2.1. Defining distancing using construal-level theory

解释水平理论(construal-level theory, CLT)在心理距离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该理论假设心理距离具有四个维度:空间(spatial)、时间(temporal)、社会(social)和假想(hypothetical)。并认为距离的测量是以自我为中心的(egocentrically),即参考点是此时此刻的自我,客体离当前的我越远则表明距离越来越大。 In other words, the reference point is the self in the here and now, and distance increases as representations become more removed from the self, the present, etc. 虽然CLT强调心理距离有四个方面,但是它仍然表示这四个方面具有一个共同的抽象的潜在维度:由近及远、从具体到抽象。CLT认为,这种潜在维度反映了解释水平(construal level)。随着距离的增加,对客体的心理解释也就越来越抽象。(是不是有点懵?哈哈,没事,作者已经充分的替读者考虑好了,下一段开头就给我们举例说明了)

For instance, 如果让一个人想象她和一只dog同居一室(???!!!),那么这只dog在她心理印象中就很可能有着具体的细节:皮质的纹理颜色。相反,如果让她想象很远的地方的一只dog,那么这只dog在她心理的印象就会非常的抽象:四条腿、一条尾巴或者dog的大体体型。已有研究证明这种心理距离和客体抽象性之间的关系同样存在于时间维度上,随着事件发生的时间离此时此刻越远(不管是回忆过去还是想象未来),被试报告出更少的细节和更弱的体验水平。

因为心理距离的四个维度之间都可以通过construal level解释,因此CLT假设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相关。例如,相对于想象一只近在眼前的dog,当想象一只远方dog的时候,她会觉得dog更不真实(更像是假想意义上的)、更不熟悉(更大的社会距离)或者距离现在更遥远(更大的时间距离)。

虽然CLT是独立于心理距离的情绪调节策略而发展起来的,但是它与心理距离在情绪调节中的应用方式相适应。在情绪调节的文献当中,出现了四中类型的心理距离:spatial,temporal,objective, and hypothetical distancing.每一种距离(在使用时)都要求被试用新的视角看待情绪内容(要么增加要么减少主体与客体的距离)。最常见的是增加主体和客体的距离(称之为下调)。关于四中策略的具体描述以及应用举例见下图:

table1

从概念上来讲,CLT的三个维度 spatial, temporal, 和 hypothetical 分别清楚地对应着心理距离的spatial, temporal, 和 hypothetical。那么就有了接下来的一个问题:CLT剩下的一个维度social distance 是否也是类似的对应着情绪调节策略中的 objective distancing 呢? objective distancing 策略通常是要求被试以观察者的角度来看待客体。奇怪的是,尽管所有的心理距离策略都包含运用新的视角看待问题,但是只有objective distancing 策略强调以第三者的视角来看待事物。这种将视角从自身转换成他人则需要增加社会距离,但是以观察者的视角看待问题只是众多策略中的一种特征。另外一种与观察者特征相关的特质是观察者的中立性,或者是客观性。

如果有一种策略只是让被试以中立的、客观地角度看待刺激对象,而不是以观察者的角度,那么效果会是怎样的呢?作者假设客观中立性与社会距离有着固有的内在联系,并随后列出一些实验证据和实例(如美国陪审团成员的选择)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心理距离研究中对客观性的操纵同样支持了这种关系。在这些研究当中,被试被通过要求在面临实验刺激时卷入自我或者亲人来减少客观性和增强情绪,这些指导语就等价于减少社会距离。因此,尽管有可能被其他因素中介,我们可以认为客观性与社会距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最后,作者想重点谈论一下假想距离(hypothetical distancing),在假想距离的研究当中,刺激通常是图片和电影片段,被试通过指导语要求不要卷入到刺激当中(例如,“这仅仅是一张图片而已”,“这是假的”)。但是实验室中关于假想距离的研究毕竟和现实世界之间是有鸿沟的,因为实验研究当中的刺激仅仅是图片刺激和电影片段,并且其中的大多数都是人为设计的。但是,情绪调节大多数情况下是发生在真实情境下的。所有的距离策略都有求改变(看待刺激的)视角,但是假想距离却与其它三种距离调节策略的重构方式不同。对于其它三种策略,人们关心的是当看待事情的视角由A转向B时自己的反应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但是假想距离就不需要模拟另外一个视角,因为事件本身就没发生。后面,作者又谈到假想距离这种调节策略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2.2. A taxonomy of distancing and emotion regulation

在这一节中,作者对心理距离与情绪调节的关系做了梳理,其关系如下图:

table2

图中的第一列是我们都比较熟悉的gross情绪调节模型中提到的几种经典的调节策略,这里就略去论述了。

图中的第二列主要理清了 distancing 与 reappraisal 之间的关系。虽然Gross再三强调 reappraisal 是 cognitive change 的下位概念,但仍然有许多研究者时常混用这两个术语。尽管对 reappraisal 的范围出现了不一致的争论,一些研究者认为 reappraisal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作为战略(strategy)在使用,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会作为一种战术(tactics)而使用。Ochsner进一步指出 distancing 和 reinterpretation 应该看作为 reappraisal 下面的两种战术。

接下来的一段,作者主要是论述了战略(strategy)、战术(tactic)、技术(technique)三者之间的层次关系,即 strategy > tactic > technique.

2.3. Conclusions and future directions

虽然这个术语系统会随着心理距离和情绪调节的研究而不断修正,但目前来看,它是能有效区分心理距离及相关概念。在该框架下开展研究可以评估和发展基础模型和理论,如CLT。特别是,比较几种距离调节策略的机制的差异可以说明CLT的有效性。

3. The effectiveness of distancing

在这一部分,作者主要回顾了前人有关心理距离作为情绪调节策略的有效研究,主要是分为三个层面:自我报告(self-report)、神经影像(neuroimaging)和心理生理(psychophysiogy)。

3.1. Self-report measures

一些研究运用情绪效价的自我评定方法来测量心理距离调节的效果。在这些研究当中,被试对出现的情绪刺激的效价以数字(numbered)或者图示(pictorial)量表的形式进行打分,然后比较运用心理距离调节策略的试次与正常试次(自然反应)的效价评分。研究表明心理距离调节相对于自然反应能够有效改变正常青年对情绪刺激的效价评分,同样有研究表明心理距离策略能够有效改变被试对情绪刺激的唤醒度。成功调节的自我报告是另一种常用的测量形式,在这类研究当中,被试要求以数字评分的方式报告自己成功地降低情绪的程度。总之,上面提到对正常青少年的研究表明心理距离调节策略能够稳定的降低主观情绪体验。

同样有研究者将心理距离调节策略与其他情绪调节策略的自我报告结果进行了比较。例如,Gross 在1998年的一项研究中发现,相对于控制条件下,运用客观距离调节策略能够有效的降低由电影片段诱发的厌恶情绪体验,然而表达抑制策略却没有降低被试的厌恶情绪体验。Ochsner 等人在2004年的研究中发现,reinterpretation 和 objective distancing 都能有效降低负性情绪体验。Denny 和 Ochsner 在2014年的一项研究中对比了 distancing 和 reinterpretation 的调节效果,结果发现相对于控制条件,两者都能有效降低负性情绪体验,但是 distancing 调节策略有着更强的延时效果(在很长一段时间后仍然有效)。

3.2. Neuroimaging markers of distancing success

杏仁核(amygdala)在情绪加工中的重要地位,它是衡量情绪调节策略(具体说是心理距离策略)是否成功的最常用的神经影像指标,杏仁核激活的减弱被视为情绪下调的标志。接下来便是一些论证例子。

Eippert 等在2007年的一项研究证明 objective 和 hypothetical 两种距离策略的混用可以降低右侧杏仁核的活动,Domes 等在2010年的另一项研究当中重复了这个研究结论(在双侧杏仁核中都得到了这个结论)。Walter 在2009年的研究中运用两项神经影像研究评估了objective distancing 策略的持续调节效果。在第一项研究当中,被试在分别观看厌恶刺激和中性刺激后,被要求增强与刺激之间的距离。在第二项研究中,给被试相同的图片刺激,但是没有呈现明显的指导语。结果表明,无论是第一项研究还是第二项研究,心理距离与双侧杏仁核活动的减弱都有密切相关, 这表明了心理距离调节情绪具有延时效果。

另一组研究表明血清素激活系统与心理距离(特别是客观心理距离)和杏仁核活动之间的关系有关。 … 总之,这些研究结果汇聚性的表明5-羟色胺能系统可能对心理距离有调节效果。

接下来,作者列举了以杏仁核作为生物标志的脑影像研究中出现的不一致结论,并且论述了杏仁核作为生物标志的一些缺陷的地方。

3.3. Psychophysiological effects

早期的研究结果显示,distancing 在生理指标上没有结果,最近几年的研究表明 distancing 在生理指标上出现了效应。作者在文中提到,由于涉及到 distancing 的文献还很少,因此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3.4. Future directions

从一种平行的角度来看,情绪调节研究中最重要的目标应该是让调节的效应最大化。上面的文献综述已经说明了心理距离作为情绪调节策略的有效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使得这种策略成为进一步优化的理想目标。这方面的研究包括直接比较不同的心理距离策略、探究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心理距离的影响以及探究上文提到过的一些综合的调节策略。另外,更多的研究应该包含调节的长时效果。

当决定如何使调节效应达到最大化的时候,应该考虑一些实际问题:决定调节现有的情绪反应是否合适?用哪一种策略? …

随后,作者为研究者列举了几个未来研究distancing的方向:1. comparing distancing techniques 2. Individual factors 3. contextual factors 4. compound regulation techniques

3.5. Conclutions

4. A preliminary neurocognitive model of distancing

在这一部分,作者的主要目的是确立距离调节策略的认知过程以及利用相关的文献初步建立一个距离调节策略的认知神经模型

4.1. Cognitive processes and neural substrates

尽管距离调节策略的运用存在情景上的差异,但是其核心加工过程应该都是一样的。一种定义这种过程的方法就是对比距离调节条件与自然反应条件下的情绪反应差异。接下来,作者参考了研究距离调节策略的常用范式,探讨了距离调节策略的组成过程。这类实验范式通常是运用情绪诱发的方式,例如图片、电影片段、记忆线索以及刺激出现之前的条件线索。

作者接下来用一个实例来说明距离调节实验范式的典型操作过程。在一个试次中,在距离调节刺激和自然反应刺激出现之前,先给被试呈现线索作为指导语。接下来,开始呈现刺激,被试感知到刺激并通过情感自我反馈过程触发情绪反应。不仅是在包含类似自我报告的实验室任务中存在,这种自我反馈加工同样也存在于现实情境中。在自然反应条件下,被试重复着感知刺激、解释刺激以及情感自我反馈的过程。在距离调节的条件下,被试通过自我投射过程来构建一个新的视角。这种改变的视角促成了一个新的循环过程:感知刺激、解释刺激以及情感自我反馈(基于新的视角)。与此同时,认知控制要对调节目标实施监控并根据需求调整自我投射过程。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距离调节策略在自我投射过程上与其它情绪调节策略差异明显。接下来,作者详细地探讨了这一认知过程及其脑机制,以及情感自我反馈和认知控制过程。

4.1.1. Self-projection

Buckner 和 Carroll 将自我投射(self-projection)定义为将视角从此时此地转移到模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的能力。自我投射的概念有效的描述了距离调节过程中的心理变化。Buckner 和 Carroll 认为,自我投射为与不同能力相联系共同神经网络提供了统一的描述,那些不同能力包括回忆、预期、心理理论以及规划。他们描述了一个与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 DMN)高度重叠的神经网络,包括内侧前额叶皮层、内侧颞叶、内侧顶叶皮层以及腹侧顶叶皮层。他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就是这些不同形式的自我投射都依赖于记忆。

Hassabis 和 Maguire 也意识到与这些能力相关脑区的惊人重叠,并提供了扩展的功能描述,包括想象与自我无关的虚假场景。尽管对这些想象场景的感知仍然与自我中心的视角有关,但是他们认为并不能像自我概念一样类推自我投射。因此,他们认为情景建设是这个神经网络中最基础的功能。后来,Spreng 等人依据这个讨论进行了一系列的元分析,对自传体记忆、预期、心理理论、规划和默认网络的重叠程度进行了验证。他们的结论是,尽管一些状态的重叠比其它的状态要多,这些状态有着共同的核心网络,这个核心网络包括 medial and lateral PFC, MTL, 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 and surrounding parietal regions (PCC+), temporoparietal junction (TPJ), and portions of the lateral temporal cortex (LTC).

一些研究还探讨了部分网络成分在自我投射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

心理距离的神经表征可能与上述的自我投射网络密切相关。CLT并不直接针对大脑,但该理论认为所有类型的心理距离有着共同的神经特征。一些神经科学研究证实了这一观点,但迄今为止并未达成一致结论 … 考虑到与自我投射相关的能力,如心智化和预期,心理距离的神经基础存在于同一网络中也不足为奇。因此,当个体使用心理距离调节策略的时候,自我投射和心理距离的神经基础预测的活动分布与DMN大致相同。

4.1.2. Affective self-reflection

情绪状态的评定是情绪调节策略中(如心理距离策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这些信息对于控制过程评估调节需求和调节目标的有效性非常重要。需要注意的是,情感的自我反馈同样可能发生在自然情绪反应过程中,特别是当实验要求进行情感的自我报告。因此,与这个过程相关的神经活动可能并非来自于心理距离和自然反应之间的标准对比。考虑到情感自我反馈在心理距离调节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我们简要的探讨了这一过程的神经基础。

情感自我反馈与背内侧前额叶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 …

最近,Satpute 等人探讨了情感自我报告的神经基础,并且发现背内侧前额叶尤其与将注意集中于情感状态有关,而产生这些状态的语言描述则与腹外侧前额叶相关。类似地,Lieberman 等人的研究表明腹外侧前额叶与选择面部刺激的情绪语言标签相关。这些证据表明腹外侧前额叶可能与情感标签的语言成分有关。然而,Ochsner 等人将这一脑区在情绪图片效价普遍得分与被试自己的效价评分进行了对比,发现这一脑区可能更普遍的参与了评价他人情感状态。值得注意的是,Ochsner 发现这种对比的差异仅仅存在于左侧PFC中,而Lieberman等人则发现这种差异存在于右侧PFC中。因此,在评价情感状态方面,该脑区可能存在某种功能的偏侧化。虽然如此,腹外侧前额叶似乎更倾向于评估他人的影响,而不是自我。

总之,背内侧前额叶可能更普遍的参与距离调节与其他脑区促进情感评估和标记过程时的情感自我反馈。背内侧前额叶的这种功能与前文提到的自我投射一样,这些来源指向了一个关于自我内部状态评估的一般功能。

4.1.3. Cognitive Control

像其它类型的情绪调节策略策略一样,心理距离也需要认知控制过程支持目标导向的认知。那些过程包括维持调节目标、维持刺激的距离视角、监控调节和调整认知努力以更有效地达成调节目标。一项对比认知重评和距离调节的神经关联的研究发现它们在 dorsolateral PFC, pre-supplementary motor, PCC+, 和 inferior parietal lobe 上的激活是一样的。作者认为这种激活反映了认知控制网络同时支持两类调节策略,并意识到它们的激活与执行控制任务(Stroop or flanker 范式)的激活是一致的。Ochsner 等人在他们的认知调节模型中提出了一个类似的服务于工作记忆的网络,包括 dorsolateral PFC, pre-SMA, 和 inferior parietal regions。近期的脑影像元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认知控制网络。

对距离调节结果的监控可能会有 ACC 或者 pre-SMA 邻近的皮层参与,这一推理与 Botvinick 对 ACC 的认知控制的描述完全一致,即对情绪加工中的ACC功能的描述。然而,另一些研究者认为ACC的冲突监控活动可能更精确的定位于pre-SMA cortex 附近。撇开解剖学上的争论不谈,距离调节很可能涉及对大脑皮层这一区域的监控过程,以及由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和顶下叶皮层支持的认知控制过程。

4.2. Neuroimaging comparisons with other emotion regulation methods

作者提到只是拥有少量关于比较距离调节和其它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的资料。We are only aware of a handful of studies that have compared the neural bases of distancing to other methods of emotion regulation. 一项研究表明,相较于reinterpretation,运用distancing策略下调情绪时,左下顶叶和右腹内侧前额叶的激活强度更强。Ochsner等人对前人关于reinterpretation的脑影像文献进行综述,他们对比了 distancing 和 reinterpretation 相关的脑区分布,结果发现顶区与空间注意、视角转换和心理距离的联系比较密切,而腹外侧前额叶更多的与reinterpretation联系在一起。他们还注意到,相较于reinterpretation,distancing在PFC中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是偏向右侧的,这可能反应了distancing中更少的语义加工和更多的空间和注意加工。

4.3. Neurocognitive model

前面的几小结从认知神经机制方面为distancing提供了概念化的基础。在这一部分,作者整合了这些证据,初步提出了关于不同的认知过程及其潜在的神经区域如何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模型。模型如下:

table3

总之,该模型构建了一个认知控制区域(该区域监管着刺激的视角转换、维持调节目标以及为达成目标而采取的调节过程)的网络。这种由于改变心理距离而形成的新的视角可以导致新的情绪反应,这种新的情绪反应是经由背内侧前额叶调整的自我反馈加工识别的。

4.4 Future directions

分为理论和应用两大方面,理论方面:进一步细分神经模型中的网络区域,完善模型;应用方面:为脑靶向干预创造了可能性。

5. Meta-analysis of brain areas associated with distancing

在这一部分,作者对有关distancing的脑影像研究进行了元分析

5.1. methods

元分析的文献搜索来源 PubMed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

和 PsycINFO http://www.apa.org/pubs/databases/psycinfo/

初步筛选标准:

1.标题或者摘要中包含 “distancing” “reappraisal” “detachment” 这些术语与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unction MRI” 或 “fMRI” 的结合

2.发表时间必须在1992年之后

3.必须包含fMRI原始数据

4.必须是正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5.必须是英文文献

元分析步骤如下:

table4

最终入选标准:

1.被试运用至少一种以上的心理距离调节策略

2.以降低负性情绪反应为目标

3.研究结果只分析健康人群

4.结果中包含运用心理距离与自然反应的全脑对比

5.神经影像模型由标准的 Montreal Neurological Institute (MNI) 或 Talarirach spaces 提供

最终,入选的22项研究如下表所示:

table7

5.2. Results and discussion

分析结果显示与距离调节相关的脑区集中在 left and right dorsolateral PFC, left LTC, PCC+, and pre-SMA, 如下图所示:

table5

下表对这些集中区域提供了详细的描述:

table6

虽然元分析的纳入标准的确只是针对 distancing , 但需要注意的是结果的特异性受到脑影像对比的限制。结果表明,相较于自然反应,运用距离调节策略时脑区的激活更敏感,但我们也希望其它类型的情绪调节策略与距离调节策略有重叠的激活区域。尽管存在一些局限性,元分析的结果与distancing的神经机制基本一致。

考虑到这些结果与模型的一致性,未来研究还有许多工作可以扩展我们对 distancing 作用时脑区如何进行动态的相互作用的理解。一种可能的方法就是在distancing过程中搜索时变的共激活映射。另一种可能的方法就是使用动态因果模型描述这些脑区的有效连接。

6. Conclusions

Distancing 是一种有效的、万能的情绪调节方法。因此,各种不同类型的情绪失调人群可能从结合 distancing 技术的干预中受益,但是对这种策略的潜在机制及其有效利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Distancing 的研究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障碍,在这篇综述中,作者开始试图解决这些障碍,提供了一些方法,并为未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首先,由于之前的研究当中有关 distancing 等调节策略的术语的使用不规范,导致无法综合前人的研究结果。为了促进该领域的有效沟通,作者将现有的情绪调节和心理距离文献中的术语系统整理成一个统一的分类框架。该框架借鉴了情绪调节过程模型,建立描述了情绪调节的战术、战略、技巧的基本范畴层次。此外,我们将 CLT 理论应用于 distancing ,并描述了不同类型的策略。这些策略之间的区别在以往研究当中很少受到关注,但是我们认为这些不同的策略的机制是不同的。未来研究应该解决这些机制间的差异。

未来研究的关键领域还包括 objective distancing 和 hypothetical distancing 的理论基础探究。objective distancing 在情绪调节策略中的研究是最为普遍的,尽管如此,它与CLT的维度是最对不上号的。objective distancing 与 social distance 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它中介客观性的关键因素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此外,hypothetical distancing 可能没有其它类型的 distancing 策略有效。未来研究可以更进一步探究 hypotheticality 在CLT中对应维度与该理论的其它维度的基本区别。

利用我们构建的 distancing 概念框架可以对前人关于 distancing 的研究进行综述并评估这种策略的有效性。总的来讲,综述结果表明,无论是主观报告还是生理心理测量,distancing 都有着积极地效果。但是,问题仍然存在:如何更好的测量 distancing 的表现甚至是更普遍的情绪调节的变现呢?最常见的方式是主观报告,但是这种方法在不同测验之间的差异非常大。尽管存在一些缺陷,研究表明杏仁核的活动是心理距离调节成功如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理指标。而以心理生理作为的指标的研究数量还很少,并且研究的结果也不太一致。distancing 策略的差异可能导致了不同研究在神经和心理生理效应上的不一致。我们希望本文中提到的信息能够帮助理清 distancing 策略的交流障碍,并为未来研究提供更多的一致性。

尽管这篇综述展示的尽是 distancing 策略好的一面,但是也像其他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一样,只有适度的调节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Despite the favorable profile of distancing demonstrated through this review, the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distancing often indicate only moderate levels of regulation, similar to other effective methods in emotion regulation research. 我们强调了几种可能提高 distancing 应用有效性的方法,包括:是否存在某种策略比其它的策略更有效、找出影响 distancing 策略成功的个人和情景因素,探索可能比单个策略更有效的混合策略。有关这些领域的研究还很少,但是这些方法确实可以帮助优化 distancing 这种已被证明非常具有前景的调节策略。

另外一种增强 distancing 有效性的方法是加强支持它的认知神经机制。前人文献中还没有这种解释 distancing 机制的研究。因此,我们的目标是研究有关 distancing 的认知神经机制,并提供初步的描述。 我们提出了一个情感自我反馈和认知控制的新的 distancing 过程,这个过程与其它的情绪调节方法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在基于DMN的自我投射上存在差异。在对前人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之后,我们建立了一个支持 distancing 的神经系统的预测模型。对有关 distancing 的脑影像研究的元分析结果以及对 distancing 与其它情绪调节方法进行对比的综述都支持了这个预测模型。基于这些证据,我们初步提出了 distancing 的模型,该模型描述了在调节过程中的相关认知与神经过程是如何展开的,并确定这些策略的关键功能区域:TPJ,PCC+,PFC,MTL,and LTC.

该模型为发展脑靶向干预以增加距离感提供了基础。脑刺激技术选择性的调节皮层活动和认知功能提供了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方法。尽管这些技术还处于相对较早的发展阶段,已经有人开始将其应用于改善心理距离感之中。这些方法将受益于我们的初始模型的扩展,包括对 distancing 特定脑区的功能更详细地描述。未来研究可以比较不同形式 distancing 的差异 ,从而增加更多的细节。对这些差异的研究可能揭示我们模型中某些皮层区域的功能细分,特别是 dorsomedial PFC 和 TPJ。

大量研究表明 distancing 是一种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这使得对 distancing 的研究非常有前景,因为有多种途径可以优化它。与此同时,distancing 为研究几个高级认知过程及其神经基础提供了一种手段。我们希望本文提供的术语分类、文献综述和初步模型能使研究者进一步推进与 distancing 相关的应用和理论研究。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9763418300368